编者按:
3月14日,重庆召开2024年度市直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会上发布了100个机关党建“优秀品牌”。本期推送财政部重庆监管局监管四处党支部“红岩先锋·风险卫士”“优秀品牌”,供大家学习交流。
品牌标识与内涵。财政部重庆监管局监管四处党支部品牌名称为:红岩先锋·风险卫士。品牌标识由党旗、大山、盾牌、钱币等图案组成,其内涵是坚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金融风险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成为风险防控坚强卫士。品牌强调了监管四处党支部在工作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核心理念,彰显了监管四处党支部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金融风险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育过程与做法。自2021年底被评为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后,监管四处党支部于2022年开始培育打造支部品牌,5月支部书记召开专题支部会议研究打造支部品牌工作,强调抓住两个着力点、确立三个突破口,提升四种能力。2023年支部品牌初步形成,支部坚持党建业务两手抓同促进,创新了“四抓四提”工作法,实现政治思维、理论武装、履职能力、拒腐防变等四个方面的提升。2024年1月,支部获评“红岩先锋·四强支部”。一是抓牢政治建设,聚焦“三个到位”提升政治能力。支部遵循党建引领强业务,业务提升靠党建的思路,坚持将政治机关“建到位”、“第一议题”制度“落到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到位”。监管四处党支部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三个表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好理论学习,打造“三项机制”提升理论武装质效。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双阵地机制、党课轮流主讲机制和全过程促学机制等“三项机制”,督促党员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线上“端对端”、线下“面对面”,丰富党员干部学习研讨的方式;通过党课轮流讲,以讲促学,提升学习效果;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促学,营造热烈交流学习氛围,跟踪反馈个人自学情况,有力提升理论武装质效。抓实党建引领,依托“三大比拼”提升履职尽责水平。依托监管成果“大比拼”、政策建议“大比拼”、信息报送“大比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一方面积极履职尽责,把工作实绩转化为服务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另一方面,利用贴近基层的优势,发挥“探头”“哨兵”“参谋”作用,及时解剖工作中发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调研报告和专题信息的形式上报财政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抓紧教育监督,盯紧“三个关键”提升拒腐防变能力。盯紧“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点”,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及时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廉政谈话,通过警示教育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持续保持严的态势,传导严的压力。发挥党支部管到人头的优势,经常敲木鱼、念紧箍咒,紧盯春节、端午、中秋等关键时间节点和监管工作中的吃、住、行等关键细节,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守纪律规矩。
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业务培训,提高监督检查的精准度和专业性
工作成效与影响。一是支部建设更加有力,政治功能和队伍建设更加有为。自支部品牌创建以来,经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复评,支部先后获评“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红岩先锋·四强支部”等荣誉称号,支部“四抓四提”工作法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优秀支部工作法通报表扬,原支部书记受聘担任重庆市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支部副书记获评2019-2023年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2025年3月,支部“红岩先锋·风险卫士”品牌获评重庆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业务素养更加过硬,履职能力和参谋作用更加有效。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债务金融监管高质量发展。支部品牌创建以来,通过专项核查和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参加国务院债务工作组,充分利用熟悉属地、联结中央的优势,协助推动重庆市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支部品牌创建以来,7篇反映金融债务领域相关情况的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13人次批示,其中1篇获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批示,1篇调研报告被财政改革纵论采用,1项调研作为服务代表委员的重要举措,在财政部服务代表委员工作交流期刊作经验交流,为切实做好“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提供了借鉴经验。底线思维更加牢固,纪律规矩和压力传导更加有力。支部更加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从监管工作中的吃、住、行等细微之处入手,外出开展工作吃工作餐、不饮酒,主动交纳伙食费,坚决拒收各种礼品,并注重内控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内控执行,扎牢纪律规矩的篱笆。支部未出现任何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无一起泄密事件,支部品牌创建以来,党员干部共出差20余次,检查各级机关单位、在渝央企20余家,在廉政回访中无任何不良反映。
健全在渝中央金融企业财政金融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