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4日,重庆召开2024年度市直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会上发布了100个机关党建“优秀品牌”。本期推送市生态环境局直属机关党委“锋领渝环”“优秀品牌”,供大家学习交流。
品牌内涵。“锋”:象征先锋模范,党员干部在生态环保工作中勇当先锋,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领”:突出党建统领,将党的领导贯穿生态环保工作全过程,以党建聚人心、促业务、谋发展。“渝”:注重地域特色,结合工作实际,打造具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生态环保品牌。“环”:聚焦生态环保主业,致力于守护巴渝生态环境。该品牌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统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绘就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生态画卷。
主要做法。政治铸魂,夯实根基。用好传统课堂。以“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为载体和平台,开展“学习新思想”微宣讲、“学思践悟·月读悦美”读书分享等活动,引导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办党务讲堂。定期邀请党建专家、院校学者等作辅导报告。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安排党员轮流交流发言,变“领导讲”为“大家谈”,把一人的收获变为大家的共同财富。搭设联建学堂。每年与地方企业、街道社区、友邻部门开展1至2次集中座谈、业务研讨、主题党日等联学联建活动,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习共促、环境共治。先锋示范,砥砺奋进。抓集中培训。以“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为主题,涵盖“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等内容,借力井冈山、古田、延安、市委党校等优势资源,近年来组织15个批次700余名党员进行集中培训,推动党员能力素质迭代升级。抓实践锻炼。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川渝共建·机关先行”“改革突破当先锋”等实践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应急、执法等关键任务中,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抓激励担当。印发局党组《进一步激励生态环保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落实“党员接待日”制度,开展困难党员慰问帮扶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站排头、当先锋、做表率。融合共进,提升效能。坚持污染防治攻坚克难。2024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同比增加4天;土壤、声、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坚持环保督察严查立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涉及的30项整改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4个典型案例涉及的34个问题已整改27个,3421件群众举报投诉已办结2913件、阶段性办结358件。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扎实开展“改革突破当先锋”等主题活动,去年我局2个案例分别获评2024年川渝机关党建协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佳案例”“优秀案例”。
实施成效。示范创建有突破。开展国、市两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两山”基地6个,累计命名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5个、“两山”基地2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321个,形成渝北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忠县三峡橘乡柑橘全产业链等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典型案例和“两山”转化典型实践模式。改革创新有亮点。“巴渝治水”成功获得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典型应用、2023年度数字重庆建设优秀应用,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推广。在全国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双城经济圈18条经验做法之一。优化完善“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APP,累计服务企业“云研判”13.2万余次。重要生态空间监管持续强化,渝北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优秀案例。队伍建设有成效。2024年,轮岗交流处级领导干部7人,调整区县局领导干部58人,完成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晋升126人次,对348人进行专业职称评审。安排1人赴浙江丽水、10人到生态环境部挂职,互派2名成渝双圈挂职干部,选派5名驻村第一书记。4个集体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7个集体和个人被评为市国家安全工作、交通强市工作等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