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4日,重庆召开2024年度市直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会上发布了100个机关党建“优秀品牌”。本期推送市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党支部“法护绿水青山”“优秀品牌”,供大家学习交流。
品牌标识与内涵。标识由党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及“渝法”二字组成,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党徽和红色在上,代表坚持党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绝对领导,青山取样于长江上游重庆段的显著地标夔门,青山之下长江蜿蜒。标识整体寓意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党支部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强化“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努力以高水平环境司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守护长江安澜。
培育过程与做法。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党支部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护生态,全面塑造适应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层组织新形态,争做“红岩先锋·四强支部”,积极创建机关党建“优秀品牌”。抓好“党建+审判”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司法的政治站位。抓思想融合,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司法审判实践,准确把握“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抓行动融合,开展常态化理论学习,切实增强“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持续的党建引领,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中国环境司法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全国优秀裁判文书和庭审等优秀成果近百件,位居全国前列。抓责任融合,设立“红岩先锋岗”,择优推荐2名入岗党员,以点带面推动形成争做“六好党员”的良好氛围。做靓长江生态司法保护品牌,在牵头落实长江经济带11+1省市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举办长江大保护环境治理与司法协作重庆论坛,承办“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等重要活动、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堡垒和旗帜作用,展现出支部党员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搞好“党建+队建”高度整合,着力打造全面过硬的生态环境司法工作队伍。搞好能力整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党建内容作为年度业务培训的“开学第一讲”,并且整体课程比例不少于20%。培养推荐一批政治过硬、业务专精、作风良好的党员担任中干职务和业务骨干。目前,环资庭7名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中,4名具备较丰富党建工作经历,2名党员获评全市审判业务专家。搞好制度整合,严肃支部组织生活,落实厅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学习和活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制度,走基层、进学校、到基层法院联系点。2024年,支部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6次,以此推动完成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司法促推美丽重庆建设》专题调研和《非集中管辖法院参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研究》课题报告。搞好廉政整合,狠抓“三个规定”依规如实填报,严防“权力寻租”。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准确掌握干警思想动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结合差旅、节假日等时机,常态化进行廉洁提醒、教育。通过持续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近三年,支部党员未出现一起违法违规行为。促推“党建+生态”多维度结合,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司法的工作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出台《重庆法院跨域立案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建立环境资源刑事二审案件审判工作协作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打造“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加强“云上共享法庭”“5G车载便民法庭”“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庭(艇)”“全渝数智法院”的常态化运用等,着力打通环境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司法需求。加强生态修复实践,打造“党建+司法+学校+社区”服务样板,为200余名师生和社区群众提供“渝理面对面”环境司法宣讲,用“小案件”讲述“大道理”。累计建成集审判、修复、治理、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实践基地等42个。指导辖区法院打造长江三峡生态司法修复示范林,持续多年在长江边栽种6万余株中山杉,形成250余亩“水中青山”的生态长廊,不仅有效解决“消落带”生态治理难题,还有力推动当地政府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每年吸引20多万人次打卡,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召开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工作成效与影响。党建工作开创了新篇章。先后获评“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首批“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首批全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1名党员获评“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成绩突出个人”。2024年“法护绿水青山”党建品牌成为市直机关工委第一批重点培育指导对象,2025年获评首批全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构建了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新格局。联合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经验做法在2024年被生态环境部、司法部向全国推广。扩大了重庆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的影响力。2018年9月20日,在重庆召开长江经济带11+1省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并签署长江经济带省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议;2025年5月28日,承办“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市委袁家军书记、最高法院张军院长、生态环境部郭芳副部长、水利部陈敏副部长出席并讲话,重庆法院生态环境司法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编著出版《重庆法院环境资源判解释例》中英文对照版书籍,让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利用数字生态法庭开展“渝理面对面”环境司法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