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廉机关建设 > 经验交流
市体育局常态化开展风险点排查 探索廉政风险“全周期管理”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18 字体:[ ]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机关纪工委、市纪委监委驻市文化旅游委纪检监察组的精心指导下,市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创新性的把廉政风险点管控作为党内监督的核心制度安排,从2017年起在全局系统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体育行业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和人财物管理使用等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建立健全权责明晰、流程规范、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1+N”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突出上下联动,着力消除“风险点”防控“死角”。2017年以来,为确保局系统的防控制度落到每个具体的单位和处室,构建起上下贯通的防控体系,局党组开展了党风党纪廉洁从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前后5次在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中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认领和动态调整,结合职能职责和业务工作实际,抓住风险易发多发环节,按照“梳理履职用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找准廉政风险点(重点环节或岗位)和风险表现形式——单位(处室)审定”的思路进行,全面查找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的廉政风险,在认真分析、研判和汇总的基础上,制定局系统存在的3个方面、20条共计42个党风党纪、廉洁从政“风险点”。针对排查出在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4项,在薪酬管理、财务管理、工程基建、招投标、政府采购、后勤管理、国有资产经营、依法行政、安全稳定、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9项,在体育赛事、群体活动、行业协会兼职、运动员进出队、运动队管理、赛风赛纪、反兴奋剂、产业推广、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风险点8项,围绕有效防范风险点逐一完成了三个方面共20条“风险点”的防控制度制定,并对潜在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建档管理、集中审定、定期检查,确保防控制度适应全系统整体防控需要。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逐一对应整个局系统的防控措施,制定本单位、本处室自身的防控措施,为消除“风险点”防控“死角”,提升每个单位和每个处室的具体防控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落细落地,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为确保每一项防控措施能够落地实施,坚持把建立健全制度放到突出位置,把制度建设贯穿廉政风险防控的全过程,形成“1+N”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1”就是探索制定《局系统廉政风险点防控管理(试行)办法》,“N”就是根据排查出的“风险点”,建立修订完善的管控制度共86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从体育行业廉政风险可能存在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入手,建立起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权利运行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制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办法》,从政治建设、党风廉政等12个方面,综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等情况,定期全面系统地分析研判,针对性加强监督。修订完善《市体育局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及党组会审议事项清单,用制度固化权力运行流程,优化权力运行程序,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探索制定《重庆市体育局特约监督员工作规定(试行)》,进一步延伸纪检监督触角,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消除监管上的“空白地带”。制定《市体育局党风廉政约谈实施办法》,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在人财物权力较为集中的关键岗位,适时开展提醒约谈。制定《作风建设督查工作方案》,成立督查组,在重要时间节点紧盯违规领取、发放各类奖金、顶风违规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探索制定《重庆市体育局领导干部家访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制定《市体育局党风廉政约谈实施办法》,用制度规范了工作例行约谈、任前廉政约谈等,提醒在履职用权中的风险及问题,织密扎紧权利的笼子。

三、动态排查调整“风险点”,推动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一方面,动态调整,对风险防控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风险防控需要,及时出台《关于做好党风党纪廉洁从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党风党纪廉洁从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动态调整工作的补充通知》,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调整、有关职责权限的变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等,调整完善廉政风险内容、防控的具体措施及责任人,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以“高、中、低”三个等级科学评估“风险点”,按照“清权明责、预防控制、风险处置、动态调整、考核评责、追责问责”六个步骤,对风险防控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另一方面,压实责任,建立“风险点”防控检查督导机制。一是防控措施落地“台账”管理和报表机制。建立“风险点”及防控制度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对制定的廉政风险点防控制度措施进行全面公示;二是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机制。将各直属单位、各处室廉政风险点清单动态调整情况作为政治巡察、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三是“重点部位”专项督导机制。结合市级重大工程项目、企业改制、重大招投标项目等,成立督查组,开展专项督导推进;四是通报机制。各单位(处室)党组织书记在每年召开的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对本单位本处室内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专题报告。

近年来,局系统着重从构建“点面结合”防控体系入手,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初步建成了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分层次、分单位覆盖整个体育系统的廉政风险防控基本制度框架,总体上看,经过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全局系统的“风险点”处于可控状态。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坚持边防控边整改、边整改边完善,做到三个同步:研究工作和研究“风险点”防控同步;部署工作和部署“风险点”防控同步;检查工作或任务完成情况与检查“风险点”风控情况同步,推动了“风险点”防控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维护全局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局系统“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建设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形成,但仍然处于探索、实践和完善阶段,还存在查找不够全面深入,查找共性、原则性、普遍性的廉政风险点较多,查找体育行业个性、针对性、特殊性的风险点较少,以及个别单位排查风险点和健全防控制度措施不够及时等问题,新的形势也带来了新的情况,老的“风险点”尚未完全消除,新的“风险点”又可能出现,需要我们坚持风险防控永远在路上,不断研究新的风险,不断制定新的措施,才能不断防范各种新的风险。